多伦县位于锡林郭勒盟东南端、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是内蒙古距离北京最近的旗县,也是海河流域滦河水系的源头和京津冀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这一距离北京直线仅180公里的县城,在多年前曾是风沙源头之一。2000年5月,国家紧急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多伦县成为祖国北疆大规模生态建设发端地。多伦县的治沙攻坚战,就此打响。, 通过20多年的大规模生态建设,多伦县林地面积由54万亩增加到现在的22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8%增加到现在的37.9%,项目区林草植被盖度由2000年的不足30%提高到现在的85%以上。如今的多伦县,已成为“天然避暑地、首都后花园”。, 多伦县的治沙成果,是内蒙古推进生态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 9月7日至12日,中华环保世纪行2023年宣传活动走进内蒙古。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举办,今年宣传活动的主题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深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盖度持续“双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持续“双减少”,重点治理区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重大转变,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业治沙让“沙害”变“沙金”, 在防沙治沙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上,磴口县是主战场之一。, 磴口县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西南部,东临鄂尔多斯高原、南依黄河、北靠阴山、西部是浩瀚的乌兰布和沙漠。全县面积3677平方公里,其中乌兰布和沙漠面积2840平方公里。, 新中国成立以来,磴口全县干部群众战风沙、保家园、促发展、惠民生,形成了防沙治沙“磴口模式”。近年来,磴口县持续探索防沙治沙新举措,不断丰富和拓展“磴口模式”。, 磴口县防沙治沙局局长王志国介绍说,在最初的防沙治沙过程中,磴口县一度出现“就沙治沙”、投入渠道单一、治理持续性不强等问题。磴口县深刻认识到,防沙治沙不是消灭原生沙漠,而是要防治土地荒漠化。, 磴口县坚持治沙和致富相结合,大力推进产业治沙,逐步形成了以沙漠绿化为基础的生态修复、生态农牧业、生态光伏、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综合体系,实现了“沙害”变“沙金”、“沙窝”变“金窝”。, “历经20多年,目前已在沙区建成优质牧草基地45万亩、有机牧场16座,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奶生产加工基地。”王志国举例说。, 王志国表示,治沙攻坚战既要讲究科学,还要坚持久久为功,“力争2030年可以完成168万亩的沙漠治理任务,实现县域荒漠化治理全覆盖,全县林草覆盖率达50%以上”。, 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三北”工程,全称“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我国启动实施的第一个大型生态建设工程,至今已实施45年。内蒙古横跨“三北”,全境都在“三北”工程区域。, 内蒙古积极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并探索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各具特色的经验做法。, 磴口县坚持有田必有林、有路必有林、有渠必有林,宜灌则灌、宜乔则乔,在沙漠东缘围绕农田、路网、渠系营造防护林网并向纵深辐射,已建成规格500米×300米、株行距1米×2米、主副林带垂直的新型农田防护林网,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和沙漠对农田的侵害。, 锡林郭勒盟将13个旗县市(区)全部纳入“三北”工程“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工程项目”范围,初步确定在“三北”工程六期建设期完成沙地治理3199.4万亩。2023年全盟计划完成“三北”工程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建设任务109.5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83.8万亩。当前,正在抓紧编制《锡林郭勒盟坚决打赢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实施方案》。,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郝明胜表示,下一步,内蒙古要全力保生态、抓节约、治污染、促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北”工程攻坚战、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努力把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得牢不可破,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内蒙古力量。, 草原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地面积17.45万平方公里,占全区1/4。党的十八大以来,锡林郭勒盟坚决把生态环境保护挺在前面,扎实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草原保护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为加强草原林地规范管理,锡林郭勒盟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出台了《锡林郭勒盟征占用生态资源审查办法(试行)》,从严加强草原林地征占用管理。深入开展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自治区级以上自然保护地全部建立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和巡护制度,完成界线核准和勘界立标,基本解决了功能分区不合理、管控面积不一致、交叉重叠等问题。, 锡林郭勒盟坚决摒弃以牺牲草原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出台《锡林郭勒盟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工作实施意见》,将全盟2.7亿亩草场纳入补奖政策范围,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草场禁牧、休牧制度,科学核定适宜载畜量,配套推进减羊增牛措施,坚决把天然草场超载过牧的牲畜规模减下来。,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持续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先后制定《锡林郭勒盟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数十个政策性、规范性文件,在保护利用、监督管理、生态补偿、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等方面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 锡林郭勒盟还在全区率先成立专门的生态保护机构,近年来又结合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将原来的盟旗两级生态保护机构职能整合到林业和草原局,保留苏木乡镇生态综合执法中队和嘎查村生态管护员,形成了四级草原生态保护监督管理体制。, “塞外明珠”重新焕发光彩, 9月的乌梁素海,湖水清澈,碧波荡漾。, 乌梁素海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境内,是黄河改道和河套水利开发形成的河迹湖。曾几何时,这颗风景如画的“塞外明珠”,一度因为生态问题而失去光彩。,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套灌区大量未被农作物吸收的化肥、农药和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进入乌梁素海,导致水质逐年恶化。2008年,乌梁素海湖区暴发大面积“黄苔”,水质一度恶化为劣Ⅴ类。, 2008年,巴彦淖尔市开始对乌梁素海进行治理。起初的几年,当地主要从污染源控制的角度入手,但“就水治水”的做法效果并不显著。在经过一番探索后,他们转变了治理思路——由单纯的“治湖泊”向系统的“治流域”转变,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在流域上游乌兰布和沙漠,积极探索可持续治理模式,阻止泥沙流入黄河、侵蚀河套平原。, 在城镇和工业园区,为彻底斩断点源污染,制定了《巴彦淖尔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专项规划》《巴彦淖尔市污水管网建设方案》,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和管网建设,充分挖掘中水回用潜力。, 在河套灌区,全面开展农业“四控”(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行动,引导和推动农业绿色生产。, 在湖区周边,强力推进乌拉山生态修复和乌拉特草原自然修复。, 在乌梁素海湖区,采取底泥原位修复试验示范、湖区水道疏浚、建设河口湿地、水生植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生态调控等措施开展内源治理。同时利用黄河凌汛期和灌溉间隙期进行生态补水,改善湖区水质。, ……, 通过从生态系统整体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湖区水质由劣Ⅴ类提高到整体Ⅴ类,湖心断面水质达到了Ⅳ类,水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塞外明珠”重新焕发光彩。(法治日报 记者蒲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