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障碍的人生|让问题的解决更有深度和温度_中国公益资讯网
自定内容
视力障碍的人生|让问题的解决更有深度和温度
编辑:小益   发布于:2024年11月15日    文字:【】【】【

摘要: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每个人都在发展个体特点,追求幸福生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但是与此同时,视障群体前进的路途却是一片雾霭。1263万人面临着黑暗的挑战,视力障碍所带来的困难涉及方方面面。视障群体遇到的阻碍自从他们出生之日起便如影随形,涉及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社会融入…在健全人眼中仿佛是理所应当的事却是摆在视障人士面前的一道道天堑。经过与多名视障伙伴的深入交流,我将在本文中探寻视障群体在当前的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教育

从牙牙学语到成学立业,教育是人生成长的第一步,走进校园作为开启教育的第一颗纽扣更是重中之重。但是, 如何确保甚至允许视障群体进入校园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一大问题。

i. 普遍的教育现状

总体上看, 中国境内残疾人的整体受教育程度低下。在8500万15岁以上残疾人中, 文盲率为43.29%,小学毕业占比31.07%。根据中国残联数据,2008到2012年仅3.5万残疾人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学习。相比之下,同期中国大学毕业生就超过2851.4万人,比例为814.6:1。

视障群体在教育方面面临着不少困难。我国视障群体在义务教育阶段主要分为随班教育和封闭式教育两种形式。随班教育中,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缺乏支持盲人教育和生活的资源,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存在老师偷工减料、不了解视障学生需求等问题。封闭式教育则由于支持力度有限,教育质量较低,学生活动与学习空间封闭,无法与健全同龄人接触,教授知识有限且缺乏文化课。在高等教育阶段,多为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以中医按摩为主,规划学生从事推拿按摩行业。另外,我国对视障者的定向行走等特殊生活技能教育不足。可以说,无论是教育资源分配的地区差异,教学质量的参差不齐,还是整体教育资源的缺乏,都对视障群体接受教育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个体而言,视障孩童在教育方面存在一些个体层面的困难。首先,由于视觉损伤,许多视障孩童的语言和沟通能力相对较弱,这对他们的学习交流造成不便。其次,一些视障孩童及其家长可能没有充分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导致他们没有投入足够时间接受教育。另外,抚养视障孩童的家长可能不熟悉如何为孩子争取更多教育资源,无法满足他们的特殊学习需求。

最后,由于无法与健全孩童一起上学,视障孩童可能会产生社会隔离感,这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可以看出,无论是沟通能力相对薄弱,还是缺乏对教育的重视,亦或是不熟悉教育资源的获得,这些个体层面上的困难都对视障孩童的成长与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更多关注和帮助。

ii. 产生问题的原因

视障群体在教育方面遇到诸多困难,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对视障群体的关注和支持还显不够。

第一,由于视障群体的社会存在感较低,政府和社会在教育资源配置时投入到视障教育上的资源较少。

第二,视障教育师资培养存在非规范化问题,管理方式有待完善,导致一些滥竽充数的情况时有发生。

第三,社会对视障群体存在一些刻板印象,认为他们是一无是处的,不需要接受教育。

这些根深蒂固的误解进一步弱化了视障教育的社会地位。可以看出,视障群体之所以面临教育困境,与社会各界对他们认知和支持的不足是分不开的。为更好地服务视力障碍群体,教育部门应提供针对性的专门课程,以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这些课程应注重加强视障学生的抗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面对困难和不公平待遇。同时,教育工作者也应注意避免在教学中使用具有歧视意味的词语,以创建一个包容和友善的学习环境。通过提供视障学生所需的知识和情感支持,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更多尊严和机会。

iii. 解决方法

为改善视障群体当前的教育状况,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合作,采取多方面措施。

第一,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师资管理体系的规范化改造,建立科学合理的选拔、培训、考核机制,确保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和教学质量,避免出现教育资源被滥用的情况。

第二,应该通过各种媒体积极宣传视障群体在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境,比如教育资源匮乏、交流困难、心理问题等,提高全社会对他们需求的关注程度,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和资源投入,扩大视障群体的社会影响力。

第三,要大力推进残疾人教育知识的宣传普及,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系列宣教活动,让更多人认识到视障者的特殊需求,改变仅从同情角度出发的传统观念,树立尊重和平等的态度。同时,要积极推广全纳教育的理念,为视障群体争取与健全人群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第四,学校和家庭也要发挥重要作用,学校要根据视障学生个体需求提供适宜的学习辅导和生活照料,家庭要给予温暖关怀的陪伴,共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找到合适的工作是很多人的毕生追求。但是视障群体应该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以实现人生理想却是如此艰难。

i. 普遍的就业现状

中国残疾人就业困难,而视障群体的就业高度集中于按摩行业,全国1800万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中,在国家政策的扶助下,也仅有881.6万就业者,同时在81.8万的按比例就业的残疾人中又有很大成分的属于依靠残疾证获得的‘伪就业’。针对视障群体而言,工作时的指令和建议的传递,有时会因为缺少了通过图像交流的途径而受到阻碍。与此同时,盲人按摩业面临的各种独特困境也在影响着工作者的物理和精神健康状况。

视障群体在就业方面存在一定困境。目前,视障群体的就业还主要集中在按摩推拿行业,存在就业单一化的问题。按摩行业从业者过于密集,出现大量重复就业,造成了社会劳动力的浪费。除按摩业外,视障群体缺乏其他类型工作的机会,这限制了他们发挥才能,参与多元化社会劳动的可能性。存在一些盲人按摩店工作时间不合理,员工长期夜间工作可能影响身心健康,而且薪资水平也较低的问题。个别视障人士也在探索多元化就业出路,但他们面临的问题是,社会上一些健全人对视障者的工作效率和能力存在认知偏差。由于视障人士个体差异较大,如何开发适合不同个人的就业方式需要探索。另外,社会对视障就业的支持也存在热情不稳定的问题。总体而言,视障群体目前的就业状况亟待改善,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持续关注和支持,打开更广阔的就业机会。可以看出,无论是就业机会的单一性,工作条件的不合理性,还是社会观念的落后性,都对视障群体的就业带来不利影响。

于视障者本身,视障群体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大多数视障人士认为从事按摩工作是唯一的就业出路,这种观念的局限性阻碍了他们获得更加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另外,由于视力障碍,视障群体获取各类就业信息和机会的渠道相对狭窄,不如健全人那样可以自由地了解不同行业的招聘信息。

再者,部分视障人士没有机会接受系统而完整的教育和职业培训,导致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储备较为不足,这无形中削弱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就业观念单一、信息获取不便以及教育程度参差的综合影响下,视障群体普遍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可以看出,要从根本上改善这一困境,需要视障者自身提升各方面素质的同时,社会也应给予他们更多关注和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公平、更充分的发展机会,让视障群体能够在就业问题上享有与健全人群平等的权利。

ii. 产生问题的原因

视障群体在就业问题上面临困境,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社会上存在对他们的负面偏见与刻板印象。这种印象影响着视障群体对自身发展道路的认知,使他们认为只能从事某些特定工作。另外,由于视觉缺陷,视障群体在某些方面确实与健全人相比存在短板,但是这些短板被某些人故意放大并夸大,声称他们只能从事极少数工作,这阻碍了视障群体获得更多元化就业机会。可以看出,无论是社会舆论形成的负面刻板印象,还是有心人对视障群体能力的误读与歪曲,都对他们的就业权利产生了不利影响。需要通过消除偏见、创建公平环境,让视障群体享有更广阔的发展机会。

iii. 解决方法

为全面改善视障群体当前的就业状况,我们需要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

一方面,要积极拓宽视障群体的就业渠道,根据他们的知识结构、技能等情况,开发出适合的多种工作岗位,提供培训和试点机会,而不是局限在按摩一个行业。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盲人按摩业实施规范化管理,制定工作时间、社保、收入等标准,合理调控这一传统就业领域。还有一点同样重要的是,要改变社会对视障群体就业能力的成见,通过宣传展示来展现他们的职业素养和贡献,消除各界偏见。只有持续推进拓宽就业渠道、规范就业环境和转变社会观念三个方面工作,才能逐步彻底改善视障群体的就业困境,让他们享有公平的工作权利。

社会保障

个体的发展需要国家社会强大力量的兜底才能无后顾之忧,而广大的视障伙伴所获的社会支持还远远不够。

i. 视障群体所面临的社会保障体系

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502万,相当于每16人中就有一位残疾人,而视力障碍人数约有1263万。在3566.1万持证残疾人中,视障人士约有410.8万,占比位列第二。但是,社会面上对视障人士对忽视却是广泛的,由于多重原因,多数人对于视障群体的理解停留在了低能,无力,需要帮助的刻板印象上,盲人按摩、街头卖艺、乞讨似乎成了视障人士固定的职业。受到难以消除的固有歧视和偏见的影响,一些企业宁愿交残保金也不愿意接受残疾人进入企业。更多的残疾人困顿于乡村之中,接收到到各方面支持也是杯水车薪。如何建立起成体系的,安全的,可以维持的对于视力障碍群体的支持系统将会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社会对视障群体的保障主要包括两项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城镇社保。但总体来说,现有的保障待遇过低,仅仅能保障视障群体的基本生存,难以解决他们面临的各种实际困难。另一方面,社会对视障群体的理解和支持也不足,一些处于弱势的视障人士更易被忽视,他们的特殊需求无法得到重视。而且,现有的保障措施更多是临时性的,没有形成对视障群体的长效、持续性支持。为真正改善视障群体的处境,一方面需要提高现有保障的待遇水平,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强对视障群体的理解,不能忽视他们的特殊需求,并且要建立常态化的保障支持机制,使之成为惠及视障群体的制度安排,以持续地支持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困难。

于个体而言,视障群体在个人层面还面临着一些其他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正常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养老、医疗等问题也会影响到年长的视障人士,但由于他们缺乏足够的照料和经济来源,这些问题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沉重打击。在获取他人帮助时,一些视障人士也会担心对方助人为的是出于其他目的而非纯粹的善意,这使他们在求助时多多少少存在顾虑。另外,一些可治疗的视障病症需要长期的治疗过程和高额医药费用,不仅消耗了视障患者的大量精力,也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这无形中增加了视障者的生活压力。可以看出,无论是养老医疗问题,还是对他人善意的疑虑,亦或是治疗过程的压力,这些个人层面问题都对视障群体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i. 产生问题的原因

目前社会对视障群体的帮助和支持主要源自同情心,这种出于怜悯的短暂帮助很难形成制度化的长效支持,无法根本改善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同时,由于视障群体长期生活在视野外,社会各界也更易忽视他们的存在和需求,导致对视障群体的保障只停留在基本的兜底生存层面,很难形成重视和支持他们发展的政策。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视障人士也更加敏感,担心在获取帮助时受到不公平对待。可以看出,非制度化的帮助方式、社会的忽视与基本保障、以及视障群体的心理障碍,都导致他们的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解决。要改变这一现状,社会各界必须转变观念,通过建立系统性的支持措施,使帮助视障群体成为一种持续性的社会工作,而不仅仅出于一时的怜悯。

ii. 解决方法

为改善视障群体的生活状况,应该多管齐下采取措施。

一是政府应增加经济支出,提高其补贴和社保标准,确保基本生活需要。

二是改善其就业环境,通过开拓多种工作机会,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谋生。

三是加大医疗康复方面的资源投入,以减轻视障者的治疗压力。

四是建立专门的帮扶工作机制,将支持视障作为一项制度化的社会工作。

五是多为视障群体提供表达需求的渠道并倾听他们的心声。

六是将帮助视障工作与其他社会活动结合,形成一种社会共识。如果我们能从经济帮助、就业支持、医疗资源等多个维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就能逐步改善视障群体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

社会融入

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份子, 在其中发挥一份力, 展现一次自己的风貌是众多人们的人生一部分. 然而视障群体该如何踏入社会的大门却成为了摆在人前的拦路虎.

i. 视障群体融入社会面临的现状

目前视障群体在社会生活中还面临一些环境方面的困难。

第一,社会上存在对视障生活方式的刻板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与视障者的平等交往。

第二,一些公共场所针对视障人士的便利设施建设存在形式主义,无法真正帮助他们。

第三,健全人对视障群体还存在一些隔阂与歧视,两者难以在平等基础上形成友好互助关系。

第四,由于种种原因,视障群体与健全人群之间难以建立平等互助的社会关系。可以看出,无论是刻板印象的影响,还是便利设施的不足,亦或是健全人的歧视与隔阂,这些都使视障群体在社会生活中遇到一定困难,需要通过进一步消除偏见、完善设施、增进交流等方式来改善目前的局面。

就视障群体个人而言,他们在受教育和就业阶段,往往更容易陷入与社会隔绝的困境。一方面,视障者在这些重要成长阶段需要社会给予理解、关爱和适当支持,以便他们能顺利接受教育和就业。但现实中,他们与社会的联系不够畅通,这些需求难以被满足。另一方面,一些视障人士可能因自卑和害怕而选择自我封闭,不敢走出家门活动;严重的视力损伤也使他们的独立出行困难。在求职过程中,视障群体也面临巨大竞争压力。来自社会的偏见与误解也给他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伤害。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导致视障者无法与社会建立联结。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努力消除视障群体的自我隔绝倾向,也需要社会给予他们更多包容、支持与关爱,扶助他们在教育和就业中成长,实现自我价值。

ii. 产生问题的原因

视障群体当前面临的困境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从个人层面来看,视障者可能因自卑和害怕而缺乏社会参与的勇气和主动性,同时在教育和就业方面也面临不公平对待,这削弱了他们的社会融入。

第二,由于视障群体平时较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社会存在感较弱,导致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注和了解不足。

第三,社会总体上没有将视障困境当作重要问题,视障群体反馈社会问题和自身需求的渠道也不畅通。可以看出,无论是个人心理和成长的困境,还是社会存在感的弱化,以及问题反馈的不畅通,这些因素都阻碍了视障群体融入社会。必须提高社会各界的关注度,增强视障群体的社会参与度和影响力,这些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iii. 解决方法

为帮助视障群体融入社会,我们需要在多个方面做工作。

一是要加强定向行走等生活自理技能的培训,提高视障者的独立生活能力。

二是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发展个人能力和特长,增强社会适应力。

三是需要家人朋友等给予视障者充分的关爱支持,助力他们成长。

四是要营造一个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让视障群体感受到尊重而非歧视,与健全人能够平等互助。如果我们在生活技能培训、个人成长辅导、人际支持以及环境营造等方面下功夫,就能逐步帮助视障群体融入社会,过上充实而自信的生活。

和我·和你

人生漫长,视障群体面临的问题远远不止我所涉及的这些,婚姻、医疗、出行等等问题依然摆在视障伙伴的面前。显而易见,视障群体在国内的生存空间与环境并非理想。各种问题仍在妨碍视障人士的健全发展. 为让视障群体过上更美好的生活,重返社会融入,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平等机会。我们期待的那一天,视障朋友能够独立生活、工作,掌握各种生活技能,享有与健全人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在社会中获得尊重和关爱。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合作,为视障群体提供生活培训指导,创造包容环境,给予他们最大尊重和支持,助力他们健康成长。我坚信,如果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那一天终会到来。让我们携手同心,为视障群体创造一个光明、温暖、平等的世界。

作者:任思齐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中国公益资讯网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