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首个!扎根齿轮研发三十载 他入围“国家卓越工程师”拟表彰名单_中国公益资讯网
自定内容
重庆首个!扎根齿轮研发三十载 他入围“国家卓越工程师”拟表彰名单
编辑:小益   发布于:2023年12月19日    文字:【】【】【

工作中的李先广(中)。受访者供图

日前,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国家卓越工程师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拟表彰对象公示名单。

在这份名单中,重庆机电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先广,跻身“国家卓越工程师”拟表彰名单,为重庆市唯一入选对象。

除此之外,李先广身上还有着许多“标签”,“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重庆市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科研道路蜿蜒曲折,在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能够拨开荆棘看曙光,靠的就是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坚韧不拔,是他给自己过去三十余年职业生涯的注脚。

机床被称为工业母机、现代工业心脏,而齿轮,则是工业的命脉。

1988年大学毕业后,怀揣着工程师梦想的李先广选择进入重庆机床厂研究所产品设计室工作。

当时的重庆机床厂,是全国机床“18罗汉”之一,被誉为中国齿轮加工机床的摇篮。中国第一台滚齿机、剃齿机、插齿机以及蜗轮母机都诞生于此。

从陆续参与滚齿机产品的零件图设计、部组设计、产品改进设计、专机设计等,再到后来去德国著名机床制造企业和研究机构学习先进机床制造技术。李先广坦言,当时的他真切地看到了我们国家在核心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

从那时起,他和团队便树立了这样的目标——“努力打破国外垄断,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

从2007年到2013年,李先广带领团队研发出高效精密数控磨齿机、大型高精度蜗轮加工母机等一系列高档制齿机床,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为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高性能齿轮自主制造提供了保障,并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尽管如此,回忆起最初的研发和攻坚阶段,他坦言,困难和挑战在所难免。“在设计、制造工艺、控制、调试各个阶段都会遇到难题,齿轮的评价指标往往有七八个,只要一项不达标就前功尽弃。”为解决一个小问题,常需要拆掉整个装备,重新装配。整个过程需要耗时数日,十分考验人。李先广说,做科研需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2018年,李先广来到重庆机电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任总工程师,投身智能制造的新领域中。

“坚持心中的纯粹,将工作做实、做专、做精,坚韧不拔、勇于攀登。”是李先广对年轻后辈说得最多的话。同时,他鼓励立志成为工程师的年轻人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积极投身国家创新高地建设,服务社会。

从设计员到工业母机专家,再转型为智能制造技术带头人。从业30余年,身份变了,他的初心从未改变。展望未来,李先广希望把公司技术中心打造成国家级研发平台和技术创新基地,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围绕智能装备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同时,培养一批有创新能力、可解决复杂难题的高级技术人才,努力打造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华龙网 余文欣/文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中国公益资讯网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