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评 | 低俗营销需要一次刮骨疗毒_中国公益资讯网
自定内容
两江评 | 低俗营销需要一次刮骨疗毒
编辑:小益   发布于:2022年4月23日    文字:【】【】【

“没有蓝宝石,我不脱”,近期,某脱毛仪品牌广告因涉嫌违反广告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被罚款50万元。不久前,某辣条品牌因产品包装上的擦边球式文案,引发争议……

前有海南椰树,后有脱毛仪品牌,皆因涉嫌低俗营销而翻车。它们被罚一点都不冤枉,因为广告法规定广告词“不得含有淫秽、色情的内容”。但面对此类乱象不能仅是一罚了之,否则容易像韭菜一样“一茬又一茬”。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让问题得到根治,急需一次刮骨治疗。

首先,要提升企业文化定位。每一个企业广告都表达着企业品牌文化,低俗营销反映了一些企业文化建设的软肋。一个企业要想取得长足高质量发展,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独占鳌头,掌握一定的市场话语权,首先要做好企业文化这张名片。一个企业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与否,反映着企业的综合实力,能够窥出该企业的管理水平、产品品质和员工精神风貌。如果企业文化定位低端,企业的管理就会出问题,相应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也容易走偏。必须让相关企业深刻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且好好反思整改,为企业发展注入文化动能,提升文化定位。

其次,相关监管部门要提高惩罚力度和威慑力。屡禁不止的低俗营销屡罚屡犯,背后是违法成本与违法带来的实际利益不对称的事实,利益面前,一些企业错把低俗当创意,明知故犯,心怀侥幸心理,剑走偏锋,大打“擦边球”。因此,相关部门应对逾越底线的广告行为应该发现一起严惩一起,提高违法成本,加强源头监管,才能杜绝低俗营销现象。堤溃蚁孔,气泄针芒,从长远来看,依靠低俗营销的企业自毁形象,拉低口碑,终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企业为了更好地生存,进一步拓展市场,吸引更多客户,通过广告来吸睛无可厚非。但如果想歪了,不仅法律会严惩,消费者会抵制,最终也会被市场无情淘汰。因此,企业要提高法律素养,监管部门要提高打击力度,双管齐下,还市场风清正气。

作者:杨应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中国公益资讯网 蜀ICP备13019375号
图片